PConline 315特辑:插座抽检调查超过一半不合格!


来源:m6网页版app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21 21:04:18

  小编真的是很想再用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”这句话来形容此环节检测,具体等你们看完这部分测试就能明白我的感受了。把它放在开头就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,主要是因插座的安全性,才是它最为本质且最重要的参考因素。而这方面衡量,更多的是牵扯到内部做工用料方面问题,普通消费者很难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地清清楚楚。一款插座不论长得多好看,外观设计得多精致,实际内部做工、用料有没问题,才是我们所应当关注的头等大事。

  在该环节测试中,小编分别针对插座电源线线芯粗度(横截面面积)、内部导电铜条厚度(针对一体式结构而言)和内部做工初步评定三大部分进行检测。

  这里要特别提出两点进行详细说明:首先,插座电源线的线芯粗度,根据现行国标标准定义,针对3米延长线一下的插座产品,每根电源线的导电横街面积应达到0.75平方毫米;而最新将要强制推行的新国标则将该标准提升至了1平方毫米。请注意,这个标准针对指定的是导电铜芯横截面积

  之前有部分媒体在评测插座产品时,错误的将电源线“连皮”一起测直径,实际上并不准确。其实真正的做法应是:在整股电芯当中随机抽取一根铜细丝进行直接测量,所得结果根据公式:[(直径)/2]x圆周率 =铜细丝横截面积,将该结果与总的铜细丝数量相乘,才是我们最重所需的导电铜芯横截面积。

  为此,小编采用纯人工的方式,对对15款产品的“地线”部分来测试,结果为:

  根据结果,9款产品评定为不合格、不安全产品,它们既没有依照国家标准办事,更没有可能会符合新国标(15款当中只有1款该方面符合)。

  至于为什么小编要测试地线,而不是另外的零线和火线呢?这是插座行业内的一个大猫腻,许多厂商很喜欢在地线部分偷工减料,比如这次抽查过程中发现有两款产品,它们的地线甚至只有零、火线粗度的一半。更有甚者,直接将地线省略(虽然外表是三脚插头)。话说国家三令五申要求插座必须配备地线,且地线规格需与其他线一致,这些都是白要求的么?!

  地线其实在插座三根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功能,当插座连接诸如水壶、热水器等金属壳电器发生电器短路时,地线将会把电流引向地级,起到引流的作用;没有地线或者地线用料不足情况下,短路电流无法被引导排除,电器的金属外壳也非常容易带电,此时人在不知名的情况下触碰电器,极易引发触电事故。

  此部分的拆解过程中,小编发现主要有这么几个问题:内部杂乱引线乱飞、必要的引线焊点粗糙和导电铜条用料偏低(有的直接用引线串联各个插孔)。其中典型代表是有无一体式铜条设计,个别产品依旧采用早就应淘汰的“桥接引线”方式并联各个插孔。

  虽然15款产品当中,大多是产品采用的是一体铜条设计,但有的厂商还是在这里动起来歪脑筋,铜条用料偏低,导致铜条的宽度与厚度较小,铜条用料少导致通电情况下发热量剧增,同样也是没办法承受负载大功率电器下所产生的大电流,导致内部发热甚自燃。

  而有一些厂商小编甚至不知道怎么说才好,你说它产品内部工整吧,也还算凑后,但是采用“螺丝结合铜条”的设计你敢信?!偏细、偏薄的非一体式铜条+螺丝,还不如桥接引线来得更直接些。

  内部做工差则大多数表现在引线胡乱桥接;必要的焊点焊锡不饱满,有可能会出现虚焊、接触不良等情况,要明白我们用的可是强电,接触不良往往=放烟花,插座不烧真的算运气好了!

  内部做工及用料综合排名前五:公牛新国标B6043小米USB插座品胜智能插线航嘉小U标准版

  至此,有关用料和拆解部分小编讲完了。讲电源线测试结果与内部拆解相结合,已能大致判断出15抽检插座当中,有10款产品存在问题,仅凭借这一个大项的测试,一大批产品被小编判为“death ”。

  一来就告诉你一个坏消息内部及做工测试:安不安全主要看这里阻燃测试:小编把所有插座给烤了...USB输出测试:USB充电真的好用?!

  总结:市场混乱,需要强有力的监管内部及做工测试:安不安全主要看这里a打开客户端,无广告困扰,阅读更专注



最新文章
相关产品